• 微信

名下无虚 VOL.90 | 非专业出身的国潮设计师,要怎么操作一个品牌?

安福相册时间:2022-01-18 阅读数:1 +人阅读

诚如我在标题中的发问,目前不少国内原创品牌的主理人/设计师都是非专业出身,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投身这一行。那究竟起初缺乏专业知识的设计师们要怎样操作一个品牌?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原创品牌 SUPERTOFU BRAND 的主理人豆腐也许能用自身的经历给各位答案。

豆腐并非设计科班出身,早在上高中时就通过将手绘转印为 T恤图案设计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状态的他,早几年也凭借无脸的拍照风格积累了大批粉丝。

“No facebut style”

这种拍照风格也被许多网友效仿

从最初小打小闹地做衣服再到现在用心经营品牌,豆腐及其团队也逐渐找到了 SUPERTOFU BRAND (下文简称 SPTF 的方向。SPTF 现在的风格以简约轻复古风为主,设计灵感来自于生活、电影还有一些古着元素,将多种风格元素打碎再融合形成一套自己的语言。不过品牌愈发展,愈会暴露出更多问题,SPTF 同样收到了不少负面评价,对此豆腐也坦承自己的一些短板有时会成为品牌的短板:

豆腐

国内原创品牌 SUPERTOFU BRAND 主理人

暗地莞创立人之一

 如果内容枯燥无味,名称就算再高深莫测品牌也不被讨好 

SUPERTOFU 2017 秋冬系列 Lookbook

最初做品牌的契机是什么?

一直都很喜欢画画,小时候就开始画一些数码暴龙、超人之类的。当时小学还有初中毕业的时候,我都会画一副画送给我认识的朋友。后来会画被单、宿舍衣柜、Nike 鞋子,可能算是比较爱表现自己吧,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别人记得我或者我的作品。我 QQ 空间那时候玩得贼溜,一个星期换一次装扮,然后到 163 博客也是。其实说实话,我还蛮享受在社交平台上面分享自己的东西,但私下的话我不太 social,可以说不太会说话吧,就只跟熟人玩。典型的陌生人面前很斯文,熟人面前是个疯子。

有想过去学美术,但家里人对艺术生有种偏见,就是觉得读书不好的人,才去考美术、音乐之类的,而且学费也贵,就没去考。然后我那时成绩还不错,考上了省重点的高中,感觉离那些什么重点大学很近。只是没想到后来我因为做衣服,放弃学业。在一所最看重成绩的省重点高中,倒数了三年哈哈哈。

在出第一件衣服之前,我也有试过画一些图案在衣服上,因为想要图案不掉色所以就想到了印 Tee。当时在微博上发了一个图案,那会儿只有 1,000 多粉丝,就说如果你们喜欢这个图案我就把它印在 Tee 上做出来,卖给你们。当时我几乎私信了所有我微博互相关注的朋友帮我转发,没想到一个星期内接到 137 张订单,算是很有成就感吧。

豆腐的一些手绘

“来不及印花了,先画再说。”

SUPERTOFU 的名字最初来自于你的昵称,在有品牌意识之后有没有想过更换品牌名称?

那时候只是起了 SUPERTOFU 这个带有自己标示的品牌名称。不算经营品牌。说实在这名字其实没什么逼格,也没有深层含义,用它的原因也是想证明这衣服是我出的。但往深层次去想,我是用着这个名字从 2011 年走到了现在。有时候名字很重要,有时其实也不重要。可能一个名字有深层含义、高逼格点,会更有利于人们去好奇去认识。但如果内容枯燥无味,名字就算再高深莫测品牌也不被讨好。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产品和品牌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整个品牌视觉的提升也是当务之急。

你提到品牌视觉的提升是当务之急,那非专业出身,你觉得在品牌设计和规划方面能应付得过来吗?

应付不过来,缺乏服装设计和品牌管理的专业性知识。我很容易会有设计空白周期,有灵感的时候能很快做出图来,没灵感的时候就真的什么都不行。而且我会有技术上的阻碍,PS AI 这些软件我都是半路出家的。很多时候我有明确的想法,但是做不出这个图来。虽然一直在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平面创作水平,但这远远不够。现在人材都跑去大城市了,在东莞很难请人,所以在有团队组建意识前的三四年,平面和视觉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去捣鼓。17 年之前做品牌完全没什么主题,很乱。

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知识去支撑公司架构和管理,你不知道款式该怎么出、出一款衣服会不会好卖,真的一切靠运气,在这种状态下公司不能长久。而且我有时候做事很急躁,着急着想要达到自己希望的成果,但容易忽略了过程会发生的意外。有时候我的短板就会形成品牌某个方面的短板,但今年团队加入了一个新搭档阿彪,能在服装内容还有商业管理上面给到我一定的帮助。

还有一个短板是见识不多,导致灵感来源也少,在款式和风格上也有局限。这也可能是因为出身草根吧,接触的东西都很局限。所以在有了一定的资本之后,我所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见识,去学习、提高自己审美。我清楚我的短板在哪,但也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SPTF 目前还属于一个个人标签化较强的牌子 

SPTF 的大部分灵感来自于生活,其中许多设计灵感亦取自你喜欢的电影。在某些程度上,这算不算很轻巧地避过了专业设计能力上的不足?另外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可以说是。我从生活里面取材,然后这样也更能跟穿着者达成一种共鸣。例如一些衣服的细节,是配合很多人的生活小习惯去使用的。我最喜欢做的衣服品类是 Tee,因为它能作为我传播想法和故事的载体。虽然 Tee 在形式上和技巧上相对简单直接,但其实在耗时上,我做一系列 Tee 的图案会比做一系列秋冬衣服的时间还要长。因为人的思维很散发,点很多,但需要时间去总结去把这些点连成一条线。

“Best way to deliver a punch is step back.”

打出一记重拳的最好方法是退后一步

生活的细微之处,都能成为灵感

优势在于个人思维和想法吧。就是有些方法我没有专业地去学习过,但是我想出了类似的解决方法,有种低配版的感觉,但是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在品牌管理的角度我有一些小技巧,虽然不是常规的方法,但可以帮品牌达到好的利益点。

SPTF 很多单品卖得非常不错,线上销量数据很狂。但说实话从之前甚至到现在,我很难对它的品牌轮廓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对的,这或许也是我们在这方面的构造不明确导致的。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目前还属于一个个人标签化较强的牌子,大家是因为我才认识到 SPTF,而不是因为 SPTF 认识到我。之后会继续组建团队,毕竟能力有限,还是需要一群人努力去完成公司架构还有品牌形象。也会先从品牌的风格内容去做一个突破,让大家先记住这种风格是哪个国内品牌比较常用到的。

SPTF 现在找到风格的突破口了吗?

算是吧,我们现在的风格有点古着元素和街头元素相结合的意思。毕竟影响着品牌风格的我们,同时接受着这两个文化的影响。虽然款式大多数来源于工装和军装,看上去会略显老气,但我们在这之中还是做了一些较为现代的设计,例如一件教练夹克里面印满了腰果花的图案。然后在搭配方面,我们会更多地利用球鞋去做搭配,显得更日常点。

还记得前几年并未被大多数人接受的 “面包裤”,刚发那条裤子的微博的时候,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说这么阔要怎么穿,而且显矮。但后来卖得却不错,还有 17 AW 刚发预告的时候,也是很多人说老气。

 国内品牌要做到国外品牌的同等规模,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你经常上身自家产品,这种穿搭演示会有不错的引导作用。除此之外,要将一种新的风格带入市场,SPTF 如何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我想亲身告诉大家,其实衣服是可以这么穿的。就好像马甲,你不是导演不是钓鱼的,穿出来就不怕被人笑吗?但是现在可以看到大家的搭配,无论外穿还是内搭,马甲在搭配上还是很有效果的。不同的搭配,可以改变这件单品原来所被赋予的属性。马甲不只是钓鱼时才能穿,就好像 Air Jordan 也不只会打篮球才能穿。只要穿得好看、搭配得体,那为何不可。

另外还有暗地莞,利用落地展,可以更真实更直接地把品牌的东西带给大家。我很在意跟大家之间的交流,在这过程中我能知道我们要改进和要注意的地方。马上这最新一届的暗地莞撇去了各个牌子的独立性,更有意地去推 “暗地莞” 这一整体。当然里面会有一些 SPTF 未发售的新品,还有我设计的一些暗地莞走秀款。

暗地莞(UNDERGUAN UNION HOOD),最初由 SUPERTOFUDAKYAM 以及 VERMICELLI 这三个来自东莞本土的本土品牌举办的联合展览。

UNDERGUAN 的发音与 underground 相似,而译名 “暗地莞” 也可以取其 “地下” 之意

最初做暗地莞是否带有着地域责任感?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展览有效果了我们才更有底气去说这些话 。毕竟在这之前东莞没人干过这些事情,我们也有想过,三天落地展可能就几十个人来看的场面。后来才发现很多朋友从广州深圳甚至上海过来。东莞这个城市夹在广州深圳中间,资源也有,但是故事不多。 一开始的初衷,是想集合本土牌子的力量,在这个领域内做一件可以为东莞发声的事情,当然另一方面也是想补足背后的牌子的内容。毕竟现在网络时代,没有实体店、没有面对面交流、没有任何体验。

我也经常会想,在没有实体支撑下,99% 靠网络经营的这种品牌发展模式是可取的吗,这真的是网络时代的趋势吗? 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无论是从情怀出发还是什么,我还是觉得实体体验是会回归的,但会以一种新的面貌。网络与线下实体相结合,会让品牌更好地持久良性发展。包括 SPTF 正在筹备的新工作室,它除了有办公功能之外,还会被打造成一个期限交流的场地。

 今年新的一届暗地莞春夏系列发布展示会也即将举办,同时多元化概念空间 CREAMART 也促成了与 Nike 的三方合作

有没有考虑过如果 SPTF 不由你主理了这个品牌会怎样?除了你本人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可以依托的品牌文化?

会死掉哈哈。很可惜地说,这正是我们目前在努力补足的地方。但这需要时间,而且不是五年十年就能达成的事情。先从风格调性定位做起,然后再去做文化。 CLOT,其实我感觉大家是对陈冠希这个人比较印象深刻吧,大家所理解的 CLOT 的理念更多也是陈冠希的个人理念。其实 CLOT 的个人标签化也很强烈,但是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公司机构和实体文化去支撑了,而这个人标签对于他们来说,是如虎添翼的。

但一开始起步,品牌由个人带起这未免是件不好的事情,可能是我们必经的道路吧,但我们要清楚以后的发展模式是怎样的。而且大环境例如经济水平或文化氛围也很影响我们的发展模式,我有时候会认为,如果我们国内品牌要做到国外品牌的同等规模,其实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而且开一家实体店的成本和条件也是不同的,我们哪来日本的那些家庭式店铺,房子直接是他们自己的,自家楼下做店铺。

 

 可能刚开始消费者因为需要替代品才认识到我们,但当他们发现我们的品牌调性,我们也不再是第二选择 

一些消费者会把国内品牌当作某些风格或国外品牌的便宜的替代品,对于这种情况你怎么看?另外在 SPTF 的消费者身上有这样的现象吗?

这种情况的确存在,毕竟在潮流文化方面目前还是国外品牌占主导地位。但我们做牌子的其实已经看到国内朋友的包容度以及对国内品牌的认可度都在提高。风格是大格局,很多牌子都可以是这个风格,但品牌调性却是独有的,我相信国内很多品牌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调性。可能刚开始因为风格相似的,消费者需要替代品才认识到我们。但往后他们也许会发现我们的品牌调性,从而变成了我们的受众,我们也不再是第二选择。

SPTF 目前在国内品牌里的定价偏中低,看评价有些提到了细节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说线头的处理。有想过提高价格然后提升品控吗?

其实比我们卖得贵、比我们成本高的品牌依然会存在各种品控状况。虽然成本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能完全决定。在上一年我们已经在很多产品上用了日本的进口面料,另外我们很多针织产品都是定织定染的面料,市场上都没有现货。但凡你尝试新东西,总会遇到新问题。而且衣服还是属于人工的手制产品,不是完全机械化生产,难免会出现次品。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控制这个次品率,也算需要增加人工成本,例如花费更多人力、物力去检查。我们承认在品控方面偶尔会有所疏漏,但我们真的不是黑心商人。好的原材料堆砌一起便是优质的吗,答案并不肯定。这里还要考虑到原材料的配合度和后期使用会遇到的情况,当然我们会一直在钻研并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遇到问题也愿意承担。

16 秋冬的一款帽衫,帽边灵感来源于 19 世纪时期皮草猎人所穿着的服装。他们对服装要求不高,只是单纯用毛线把皮草缝纫起来,制成成衣取暖而已。SPTF 用 “蚬壳车” 工艺和粗毛线尽量还原面线外露的细节,让卫衣和外套叠穿时,露出的帽子更具辨识度

最后,你如何理解服装设计中 “原创” 的概念?

比如 SPTF 现在的风格,我们会在旧东西里面融入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同于日本一些用工艺去取胜的复刻品牌,因为作为品牌背后创作团队的我们其实关注的东西很多,潮流、复古、工装、机能、街头、时尚等等。但我们会把这些东西消化,然后重新形成一套属于自己品牌的语言系统。毕竟对于大部分取材于工装、军装款式的品牌来说,要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的款式类别太难了。我们不是时装,无论如何改良款式,其实都是基于一个经典的款式去发挥。

作为一个在大四就有能力给自己买车,刚毕业半年多就能凭现在的工作养活自己并且养活家人的 90 后来说,豆腐绝对有资本自信,但自信却不张狂,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但同样清楚自己的短板是我与豆腐聊天时对他最深的印象。

采访中我问豆腐有没有膨胀过,他说有过:物质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真的会膨胀。膨胀是贬义,但相对地看问题,如果你不膨胀,你不会有更深的想法。说实话,物欲哪有那么容易满足。只是要清楚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还有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是不是赚了钱就要坐头等舱,就要住五星级大酒店,就要买各种奢侈品?虽然后来我也会满足我某些物质上的渴望,但是会有个适当的抑制,我喜欢吃的还是茶餐厅和大排档。就好比一双鞋,我有了资本,会去买我之前一直买不起却很喜欢的 visvim,但是我平时穿得最多还是我的 NikeCONVERSEVANS”。今年 SPTF 的主题是 “tourbillon”,这个灵感来源于《陀飞轮》歌曲的法文单词有漩涡的意思,也正暗喻人生易陷入物欲漩涡,忘却光阴宝贵以及迷失自我。

最后豆腐还想通过文章对所有关注、支持 SPTF 以及这一行业的人表达感谢,其实也正是有了大家的支持,国内原创品牌们才能继续发展下去。